3月20日,2023年第1期“粵檢研·沙龍基層行”活動在清遠市清新區成功舉辦,主題為“以高質量檢察工作服務廣東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孫長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領軍學者郝銀鐘應邀出席活動并作點評。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黃文艾出席活動并講話。

本期活動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闡述的中國式現代化、中央政法工作會議部署的政法工作現代化,以及全國、全省檢察長會議對檢察工作現代化提出的明確要求為背景,聚焦以高質量檢察工作服務廣東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這一重大命題,以圓桌會議的方式展開研討,以期在理論層面為推動檢察工作現代化破題立論,并對全省檢察機關進一步構建廣東檢察工作現代化模式提供實踐參考。
來自省檢察院、廣州、深圳、珠海、汕頭、佛山、中山、江門、肇慶、清遠等地檢察機關的11名優秀理論課題代表和2名活動觀察員,緊扣檢察理念、體系、機制、能力的現代化實踐探索,從犯罪“生態常新”視野下推進刑事檢察理念現代化、正確認識和處理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四個關系”、廣東檢察現代化的“兩個維度”、司法辦案機制現代化、微罪治理現代化、檢察人員考核制度改革現代化等論題具體展開,以不同的視角和方法論深入探討了檢察工作現代化路徑。來自清遠市兩級院檢察干警代表也積極介紹經驗做法、分享心得體會,為檢察工作出謀劃策。輕松熱烈的研討氛圍中,大家一次次地掀起檢察理論研究的思維碰撞。


孫長永教授、郝銀鐘教授均對此次沙龍活動的設計、安排和組織給予了肯定,一致表示通過現場研討,深刻感受到新時代廣東檢察干警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和重視檢察研究工作的濃厚氛圍。兩位教授毫無保留地分享了精彩的學術論點,為廣東檢察工作現代化提供了寶貴的智識參考和專家諫言。孫長永教授指出,思考研究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命題,必須關照中國國情形勢、考量法治建設所需、遵守憲法法律規定,還要注意在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語境下,在法治現代化的話語體系中,深入研究司法領域工作機制的健全完善。郝銀鐘教授介紹了國際社會刑事司法的最新發展趨勢、檢察制度現代化的國際準則,并基于對檢察機關雙重身份的理解,提出了檢察工作現代化改革的建議。
黃文艾在總結講話中強調,要以此次沙龍活動為契機,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持續深入關注、研究“檢察工作現代化”這一時代命題,包括檢察理念、體系、機制、能力的現代化實踐探索,以及以高質量檢察工作服務廣東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等深層次問題,在內涵和外延上不斷探索完善、豐富健全,爭取形成一批高水平高質量的理論研究成果,推出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檢察實踐樣本,以檢察工作現代化的“廣東探索”實際行動,為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路徑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更深領悟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是政治要求、使命所系,是大勢所趨、職責所在,更是人民所需、發展所要。要充分發揮檢察職能、運用法治力量,服務高質量發展,為在法治軌道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檢察力量。
二要進一步強化擔當作為,更實把握檢察工作現代化建設的核心要義。要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政治靈魂貫穿始終,用習近平法治思想統攬檢察工作,把蘊含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融會貫通到檢察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切實做到以監督理念現代化確保檢察工作正確政治方向。找準切入點、突破口,推動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更加系統化、具體化、實質化,切實做到以監督體系現代化提升法律監督質效。把檢察工作深度融入到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更好在全局中履行憲法定位、法定職責,切實做到以監督機制現代化增強服務大局實效。統籌推進政治建設、業務建設、隊伍建設、基層基礎建設現代化,切實做到以監督能力現代化賦能高質量檢察工作。
三要進一步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圍繞放權與管權,辦案與監督,檢察管理、案件管理與人員管理等關系加強調查研究,結合推動新一輪檢察改革任務落地落實,更好探尋實現檢察工作現代化的方法路徑,堅持高質效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法律監督職責,促進執法司法公正,守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發揮好重要作用。
活動期間,全體人員還到清遠市檢察院參觀了強化法律監督工作展廳、公益訴訟檢察指揮中心、檢察聽證室、遠程視頻提審室以及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
清遠市檢察院檢察長、清新區委政法委書記出席活動并致辭。清新區檢察院檢察長、省檢察院理論研究課題結項評選成績優異的課題組代表、活動觀察員以及省檢察院研究室干警、清遠兩級院檢察干警代表等參加活動。